1986年8月21日,邓小平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8月19日,邓小平同志从北戴河乘火车到天津视察,火车当晚抵达天津站。他一下火车,就对前来迎接的天津市市长李瑞环说:“我要看看你们的开发区。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最早提出中国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重大战略方针。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到20世纪末实现工农业产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并根据邓小平的建议,确定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会后,中共中央书记处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多次讨论对外开放问题,明确提出: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利用两种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并强调把视野从国内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我所用;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作为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邓小平首次提出兴办特区的思想。他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随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副总理谷牧带领工作组赴广东、福建两省考察,研究兴办特区的问题。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文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地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特区,作为吸引外资的一种特殊形式;198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邓小平考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对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非常满意。
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领导谈了进一步搞好开放的问题,他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他进而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怀仁堂召开部分城市座谈会,贯彻邓小平关于“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的战略思想,着重研究进一步开放沿海部分港口城市的问题。会议认为,邓小平提出的沿海城市进一步开放的问题是个“大政策”,具有深远意义。会议决定,在办好经济特区的同时,要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天津开发区于1984年12月6日诞生,至邓小平来天津开发区考察时隔仅1年零8个月,却已经发生巨大变化。1985年,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提出“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理念;1986年初,提出“为投资者提供方便,让投资者赢得利润”理念,年中又提出“建设仿真国际投资环境”理念;在全区形成共识,付诸招商实践。1985年底,正式签署合资、合作和引进项目21个。
邓小平到天津开发区考察时,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投资,与外商签约41家;实行“三通一平”的土地2平方公里。在邓小平考察的前10天,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召开“确保20个企业投产工程承包大会”。天津开发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引起世人瞩目。1986年5月,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黎成信访问天津开发区,随后著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下一个蛇口吗?》,文中说,“最近,出现了批评中国投资环境和经商环境之声。但是,中国也有一个管理很好的地方,这就是蛇口工业区……然而一个年轻的竞争对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崛起,这里的人思想先进,观念开放,天津开发区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蛇口,对来华投资感兴趣的商行应该参观一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开发区迅速发展及黎成信的文章,引起中共中央及国务院的关注。邓小平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所具有的敏锐洞察力,决定前往实地考察。故有开篇时那句话:“我要看看你们的开发区。”
1986年8月20日夜间,天津地区普降小雨。8月21日,天空湛蓝,万里无云。上午九时半,从天津港四号路疾驶而来一列车队,直奔天津开发区首家投产的合资企业丹华自行车企业有限公司。
中型旅行轿车在厂房门口缓缓停下。车门拉开,先是邓小平女儿邓楠下车,邓小平随后走下车来。老人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上身穿白色的确良半袖衬衣,下身着绿色军裤,步履矫健有力,既没拄手杖,也无需人搀扶。人们激动地鼓掌欢迎老人家到来,看到邓小平如此精神矍铄,倍感振奋,难以相信这竟是一位82岁高龄的老人。
邓小平在天津市长李瑞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等领导陪同下,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丹华自行车企业有限公司厂区、车间和刚刚生产出来的自行车,并向外商细致地询问生产和经营情况。他还在现场会见开发区首家签约和注册的中外合资企业的负责人。尔后,他信步来到丹华自行车企业有限公司的大厅。厅里临时布置了简朴的会议室。待邓小平落座,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向他汇报开发区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管委会主任在汇报中,希望松开“四根绳子”:一是金融政策和管理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二是允许土地使用权在企业间有偿转让;三是放宽对注册资本与总投资额限制过死的规定;四是基建盘子、外汇指标、钢材进口指标。盼望给予天津开发区四项权利:一是合资企业之间外汇调剂权;二是对外资和境外企业审批权;三是工商登记审批权;四是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进口货物审批权。邓小平仔细地听取汇报,不时颌首微笑。当他听到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在开发区投资时,高兴地说:“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
自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以来,时隔不到两年,中国14个沿海城市的开发区相继创建起来,并取得显著成绩。此时,改革开放尚处于初期,社会上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受陈旧观念束缚,对改革开放的意义和前景存模糊认识,邓小平上述一席话,使在场人员有如“拨云见日”之感,心胸豁然开朗,给艰苦创业的天津开发区人以巨大鼓舞。邓小平这句话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天津开发区,到处洋溢着欢欣喜悦的气氛。
受到接见的人想起邓小平曾经为经济特区题词,产生指明方向、鼓舞斗志的巨大作用,也热盼他能提笔挥毫为天津开发区留下宝贵指示。他们把这一想法报告了市领导,市领导及时将这一要求转达给邓小平。邓小平兴致很高,当即欣然应允,便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备有文房四宝的写字台前,对铺在台上的一张硕大宣纸作一打量,顺手起笔,润饱墨汁,悬肘而辉,7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赫然落在纸上:“开发区大有希望”。
题毕,邓小平指着墨迹未干的题词,对在场的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这个容易,别的都不容易哟!”其情其景,给在场的每个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大家报以热烈掌声,同时沉浸在邓小平这句话的回味中。在场人员深深感到开发区事业任重而道远,决心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实现这一前无古人的创举。
邓小平视察天津开发区引起强烈反响。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这条重大新闻。全国沿海城市开发区备加关注,纷纷连夜打来电话,一则向开发区表示祝贺,二则想获得邓小平题词手迹复印件。“开发区大有希望”在开发区建设的关键时刻,成为全国所有开发区的指路明灯。
1986年8月21日,是天津开发区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天。受到接见的外商将与邓小平的合影挂在厅堂最耀眼之处,以纪念这一难忘时刻。嘉泰陶瓷外方经理若林允经常面对照片默然起敬。当有人问起他何以如此时,他激动地说,邓小平是世界史上少有的伟人,我能在中国见到他,这是我今生最荣幸最有纪念意义的一件大事。
“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开发区大有希望”,邓小平寓意深远的话语遂响彻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