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07年,是开发区和滨海新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关键年。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核心任务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切实加强全面建设和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2007年我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三创”大讨论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经营事业”的方针,加快信息资源建设和重组,完善馆藏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区域发展构筑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平台,为建设一流的图书馆档案馆奠定基础。 二、工作要点 (一)深化改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员聘用制的基础上,完善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二是组织岗位轮换、职称聘任和末位淘汰等制度和计划的实施,三是建立重实绩、看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四是落实馆藏布局、办公区域和部门人员的调整。五是探索并确立“局馆分设”的工作模式。 (二)长远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资源体系。根据用户调研分析以及馆藏资源使用情况,调整藏书、档案及数据库结构比例,规范采购、征集流程,拓宽采购、征集渠道,建立健全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合理使用馆藏建设资金。从长远出发,不断丰富档案资源,深化文献、档案的二次开发与利用工作。 (三)发挥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一是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网上联合参考咨询和我馆现有数据库的优势,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四)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以为构建“平安泰达、和谐泰达”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服务做为“第一要务”,通过更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区域服务品牌。一是加强分馆建设,在完善现有分馆功能的基础上,新增武警总队分馆和科技大学分馆;二是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加强与泰达电视台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把信息服务推送到千家万户。充分发挥网页的服务功能,建立与不同用户群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三是加强对用户的研究工作,大力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公共性、普惠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五)突出重点,强化“排头兵项目”建设。一是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研究和制定馆藏档案数字化方案,加快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向网络信息资源转化的进程,继续推进电子文件处理中心项目的应用与推广;二是加快自建数据库以及网络信息导航建设,加强网络、文献信息的二次开发与组织,不断丰富视频点播资源,满足区域持续增长的信息需求;三是要紧紧盯住区域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城建档案的接收和利用;四是使科技查新工作要不改初衷、不负众望,切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前沿和高端服务;五是科学规划采编和编研等工作,使“基础性”、“前瞻性”和“昭示性”工作协调发展。 (六)培育特色,打造区域服务品牌。重点做好展厅招展、名人档案、重大活动档案的采集及本土和内部文献引进、建设等工作,建立具有开发开放特色的文献和实物特藏室,打造品牌读者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道德、作风纪律教育,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积极开展工会、共青团工作,发挥好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同具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指示要求全面落到实处。 (二)把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用人和管理机制; (三)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增进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尊重、沟通、信任与合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各种消极因素,提高班子和领导的凝聚力、党员和中层干部的亲和力及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建设学习型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丰富学习内容,规范学习制度;完善学术研究机制,营造学术研讨氛围,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提升团队的总体水平,进而创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007年,是我馆发展的关键性的一年。在区域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面对新的任务,坚定信心,团结奋战,锐意进取,迎接挑战,为泰达图书馆档案馆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
阅览区一角 档案服务大厅一角
声像资料阅览区 档案库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