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2007年,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在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适应开发区、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全馆干部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用户服务走向更高层次

1、两馆用户稳步增长。全年接待到馆读者、档案用户170多万人次,发展持证读者4600人,阅览人次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网站浏览量年突破120万人次,档案用户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2、服务形式更具灵活性。通过互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已经成为我馆的服务主流,进一步拓展了网站的服务功能,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所需的信息,通过分馆建设和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使两馆的服务延伸至社区、部队、机关、学校。

3、高端信息服务扎实推进。一是自去年底我馆与南开大学合作推出面向滨海新区的科技查新服务工作以来,受到了广大科研单位和企业用户的关注,全年共承接并完成国内外查新课题42项,切实为开发区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方便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二是依托分布式联合参考咨询系统,提供网上在线咨询与原文传递服务,实现了全国范围的资源共享,也使我馆的咨询服务领域从滨海新区拓展到了全国范围。截至目前,共解答咨询课题6300余项,传递原文16000余篇,目前我馆的咨询回复数量和服务满意率在全国排名11位。

4、特色服务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在拥有传统服务项目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各种独具特色的服务活动。成功举办了读者服务月活动、免费电影观赏活动、小志愿者活动、中小学读书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等,并充分利用展厅举办了包括书画、摄影,期刊等文化艺术展览,深得广大读者和用户的欢迎。

二、业务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1、馆藏资源稳步增长。全年新增中外文图书12万册,电子图书2万多册,使馆藏总量达81万册。对数据库资源结构和使用进行了科学的调整,新增龙源期刊数据库和网上联合参考咨询系统,数据库总数达到29个。接收工委管委会系统文书、业务档案462卷,实物档案49件,寄存档案2931卷,征集地方文献资料87册。主要数据和2006年相比,均有上升。城建档案接收增幅较大,全年工程档案及电子目录验收合格并接收进馆233项工程总计7762卷。馆藏档案总量达到43万卷。

2、信息和宣传工作全面铺开。建立了信息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和分工,举办了信息员培训,拓展了信息采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了信息写作水平,并在数量、质量和对外宣传效果上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全年共发布信息225条,报送新闻120多条,被区级以上媒体采用100余篇。同时与各相关媒体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为今后的信息工作更上一层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馆网站和大屏幕作为我馆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已凸显其强大的宣传功能以及具更深层次开发的潜力。

3、对外合作和交流硕果累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加强同行业间的合作,是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图书馆档案馆的重要举措之一,已成为全馆广大干部员工的共识。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来馆交流的图书、档案、情报界专家、学者120批3700多人次,外出考察学习的干部员工40多人次,达成合作意向近10项,为我馆今后的发展战略蓄积了能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4、硬件设施日趋完善。依据我馆总体发展规划和坚持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原则,对两馆自动化信息系统提出整合方案;对图书馆各层布局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1—3层的使用功能,整合了电子检索室和互联网室,对图书馆通风和主通道门进行改造,使节能减排和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5、分馆建设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进入新的阶段。将分馆建设结合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共同推动,是我馆对开发区参与建设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创新之举,是适应开发区乃至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2007年,我馆成功地建立了武警五支队分馆和武警开发区大队分馆,为开发区交警大队建立了图书阅览室,为一些重要企业用户办理了集体借阅手续。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天津分中心开发区支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并于2008年底前分批次完成全部基层中心建设,实现覆盖全区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6、数字化资源建设稳步提升。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在全区全面实施,目前共有28家单位使用本系统,异构导入建设发展局文书档案2894件;协助西区办公室处理照片档案3500张,完整记录了开发区西区的建区及发展原貌;接收OA电子文件共计约110M,加强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完成档案著录登记共计200卷,文件级管理目录1100件。自行设计了地方文献档案录入模块并完成了录入编制工作,组织了人员整理录入地方文献档案530 册。

7、科研与学术初见成果。编辑出版了《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务》,修订、编印了《开发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服务手册》第五版,筹备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事业单位标识汇编》,完成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令汇编》(2002年—2006年)编印工作。

三、团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 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提升。在馆领导班子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全馆员工积极配合,圆满完成了拓展训练任务。拓展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相互鼓励,群策群力,共同克服遇到的困难,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和快乐。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增进了了解和友谊,敞开了心扉,净化了心灵,展现了每位员工的智慧和勇气,共同谱写了一曲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团结协作的赞歌,证明了我们是一支充满生机、充满智慧、充满希望的队伍,是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团队文化建设的重要展示。

2、 注重员工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馆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建设学习型团队,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加大培训力度,尽力扩大培训面,使受教育面达到100%;二是依托图书馆学会、档案学会及其他专业学会,鼓励馆员积极参与学术研讨和学术交流,烘托学术氛围,全年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三是注重馆员岗位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鼓励馆员一专多能,向复合型人才努力。

3、 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围绕两馆事业的发展和工委开展的“解放思想、比学先进、查找差距”主题实践活动,分别组织全体馆员和中层干部开展“苦干与创新”工作研讨会和大讨论,大家对两馆的发展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热忱,在体制机制、资源建设、内部管理、技术应用、对外服务等方面提出若干创新性的建议或设想,围绕创新工作在全馆开展大讨论并请部分馆员代表发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的效果。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顾一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鼓舞的,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有一支充满智慧、充满朝气、团结向上的队伍,我们的实力得到充分验证。同时我们也深有体会地感觉到,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也是严重的,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是体制和机制有很多制约我们发展的因素,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二是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还有漏洞或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部分员工的思想对两馆的发展表现麻木,漠不关心,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组织性纪律性差,有待于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