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档案馆(图书馆)工作总结

 

2023年,经开区档案(图书)馆认真落实经开区党委、管委会决策部署,重点围绕“八大工程”,落实1233445N工作目标要求,聚焦经开区重点工作,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全力提升档案、图书、方志、情报一体化发展效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造经开区公共图书馆文化新格局

1.落实“天津经开区参加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推动会”要求,高质量完成全部66项测评指标650个佐证文件收集整理工作,顺利通过文旅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评审,自2009年连续四次获评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是新区首家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

2.阅读推广服务深入企业,面向产业园区、企业职工,多项举措深度绑定企业文化建设。一汽大众分馆获评“天津市示范阅读新空间”,是经开区第二家市级“示范阅读新空间”,我馆成为滨海新区唯一连续两次获此荣誉送审单位,并在“天津市公共图书馆拓展阅读新空间交流座谈会”交流经验。“渤化”企业分馆书友会成立,企业书友会已达5家,通过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为企业定制专属文化产品。

3.“阅美•泰达”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形成独特性和系统性品牌效应,“泰系列”“达系列”品牌活动亮点层出,在区域内已经形成了较强品牌影响力。“我们的节日”“网络中国节”线上线下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全年开展线上活动133场,线下活动345场(同比增长32%),参与人员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

4.全力提升借阅服务效能,读者到馆量图书借阅量实现双增长。在新区范围首推“期刊数纸同读”创新服务模式,优选15%纸本现刊,提供扫码阅读数字期刊服务,有效提高传统纸刊和电子期刊的阅读率。儿童阅览区升级改造“焕然一新”,补充各类新书6000余册,倾力打造亲子阅读新空间。全年读者借阅图书30.7万册次,较去年同期升幅显著;到馆65.78万人次(同比增长1.3倍);新增办证读者1.73万余个(同比增长6.3倍);网站访问722.7万次(同比增长5.6%);发布微信推文536篇,阅读量18.9万次,微信关注人数53470人(同比增长16.3%);数据回溯和入藏2021年合订期刊1228册、合订报纸163册, 下架入库2022年过刊1400余种,过报近200种。

5.持续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品牌。一是推进“清风书苑智慧书柜”阅读空间建设,加大廉洁文化主题图书采购力度,全年更新廉洁、党建、党史、社科等类图书近1000册。二是开辟廉洁文化专题图书展示区,集中展示馆藏廉洁文化图书,让清廉文化新书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三是设立“廉洁文化有声书墙”,依托数字馆藏资源借助瀑布流借阅屏形式,方便读者在线阅读或在移动端扫码阅读。四是与纪委、组织人事部合作开展建设“书香机关”活动,在线推出廉洁文化系列丛书和“读书思廉”专题图书推荐专栏,弘扬廉洁文化,筑牢浓郁的机关文化氛围。

二、落实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方案,聚焦“八大工程”,对标《天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方案》,认真落实“1233445N”发展思路

1.落实将“于响”片区打造成为“滨城”城市客厅的全新定位要求,全力提升“美丽滨城”会客厅、滨海新区现代产业展示交流中心讲解接待工作效能,开创英文讲解先河,高质量完成各项接待保障任务,为滨海新区及招商引资提供坚实服务保障,成为“美丽滨城”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全年先后接待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党校、团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机关事务局、火箭军士官学校、武警指挥学院、最高检政治部、外交部驻外使节考察团、全国侨联等中央国家机关,河北省、青海省党政代表团,中央、各省市媒体以及各国来宾等,参观1092场24323人次。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首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高峰论坛、第十九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参观接待讲解任务。今年8月,滨海新区连茂君书记对“滨海会客厅”接待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围绕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对标1233445N工作目标,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一是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锚定经开区支柱产业,全力为滨海中关村等科技园区及“专精特新”科研创新实体等,构建梯度科创支撑服务体系。全力配合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为管委会各部门提供产业报告、行业资讯、公司背景、企业营收、招商渠道、舆情监测等多种类型定题文献120篇,完成15个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展线上线下信息素养培训22次,参考咨询服务超过5000条。二是企业科技信息服务成为行业标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泰达服务站工作业绩取得历史性突破,连续十二年获国家级表彰,在最新一次评比中表现优异,获优秀服务二等奖、宣传创新奖、优秀服务站站长和优秀个人等全部四类奖项,经开区党委洪世聪书记、张青副书记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表扬。在“NSTL助力天津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调研行”活动中,获专家组高度肯定,将泰达服务站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向全国宣传推广。“泰达科技文献服务季”“创新动力源达人赛”“主播说文献”“信息素养公开课”等成为泰达图书馆(NSTL泰达服务站)文献信息品牌服务。今年以来,累计走进各类科研创新实体,为近千名科研人员举办面对面科技文献服务,创历年线下服务人数新高。为科研人员办理免费中外文文献获取账号1746个,提供各类期刊、论文、专利、计量报告、标准等科技文献21459篇,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发挥了文献资源支撑作用,为优化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做出了贡献。三是全力支持经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托信息资源系统,分析支持系统,搭建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为经开区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全年编发《双周决策观察》《规划和自然资源动态速递》《泰图信息专报》等10种决策支持刊物累计出刊419期,《双周决策观察》获新区领导签批17次。

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以档案工作“三个走向”为根本遵循,持续抓好“四个体系”建设

1. 馆藏资源稳步增长,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多项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滨海新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全方位、高质量加速推进经开区数字档案馆建设。一是经开区档案馆争创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工作列入《2023年天津市档案工作要点》。二是档案馆信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政府债项目,完成重要文书档案150万页(A4)数字化扫描、著录等加工。三是对接“智算中心+BIM产业”平台专项债项目,启动第二批老旧城建档案数字化保护工作,完成折合A4幅面20万页馆藏竣工图数字化(同比增长90%)。

3.“送法规、送资源、送服务”(“三送”)服务品牌被列入滨海新区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落实管委会“吹哨报道”机制,促进延伸园区服务提质增效,上门服务西部、北部及南港片区企业,分别走访康希诺、敏实汽车、公元管道、坤禾生物、多隆国际物流等企业,促进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及信息化建设。指导药明康德通过天津市档案局验收,成为全市首家建成企业数字档案馆的非国有企业,有效解决了企业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难题。

4.围绕管委会工作中心靠前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因企施策开展精准服务。助力“于响”片区高质量发展,靠前服务重点建设项目,摸清项目建设底数,组织培训工程档案归档人员三个批次600余人,完成区域内2023年55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覆盖登记。从项目开工建设到档案接收进馆,全程做好档案服务,对泰达足球场提升改造、中石化催化剂、泰达心血管和两化搬迁、耀华中学滨海学校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咨询指导,完成中石化LNG二期、法尔玛制药、超算配套、PPG全球涂料中心、一汽大众、玛士食品等一批重点工程档案接收。全年完成档案正式验收项目115个,接收进馆工程档案3324卷,接收电子文件7万余条。

5.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档案服务保障,围绕经开区中心任务、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活动,持续做好综合档案和城建档案查询利用服务,为政府决策、招商引资、公众维权和民生保障等提供重要“原始凭证”和“权威依据”。开展以“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主题“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加强部门协作,针对财务中心档案存放空间紧缺问题,将会计档案提前接收进馆,配合审计局经责审计和项目审计查档调档,切实解决财政审计部门存档查档难题。全年征集“大沽船坞”“塘沽南站”“天津碱厂旧址”藏书票及《滨城人才政策明白纸》等地方文献106册,接收54批次(28个全宗单位),档案4535盒(卷)/20343件,提供城建档案项目查询713个,接待综合城建等档案查询1500余人次,调阅案卷7017卷/11669件,查阅照片档案783张,复印文字材料及竣工图纸3.94万页。

6. 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建立健全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机制,会同档案形成或移交单位,对13个全宗单位1993年至1995年馆藏3272件文书档案永久卷实施档案开放审核,档案891件向社会开放。

7.持续打造精品方志年鉴,将全部志书、年鉴制作成电子书。优化年鉴篇目方案,依照经开区“十四五”规划编排产业篇目、设置年度特篇、调整计划类文献,优化编纂模式,出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23》,全书450页90万字,设26个类目、155个分目、1240个条目,收录241图片张。与外省市地方志编纂机构交换年鉴116册,志书7册。追溯经开区历年年鉴电子版,制作年鉴电子书(手机版)6部。

四、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传承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泰达故事,弘扬泰达精神

1.继续讲好泰达故事,弘扬泰达精神,将区情区史教育展厅,打造成泰达新员工入职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泰达中小学思政课堂。利用小平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经开区在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的巨大贡献,教育新一代泰达人不忘初心,铭刻历史,艰苦奋斗,矢志不渝。展厅已先后接待经开区领导班子举办庆祝建党102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滨海新区人大领导讲授主题教育党课,并接待商务部外资司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领导、古巴食品工业部部长、经开区离退休老同志等41场1026人参观。

2.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区情区史教育有机结合,加强思政治课实践教学,使经开区学生深刻感悟经开区发展,增强学生直接体验和切身感悟。截止目前,接待经开区实验中学、经开区第二小学及二中教师团队共计200余人参观。同时,深入挖掘馆藏改革开放红色档案资源,组织9批次299名中小学生开展“馆本课堂”及“档案思政小课堂”活动。

3.推出《档案见证泰达》(1984—2022)专题微展览,见证泰达的发展成就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感受档案文化和泰达精神的独特魅力,全年发布推文26期,编辑文字3万字,图片938涨,总时长超120分钟,总阅览量1.9万余人次。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开发区37周年之际,推出“历史上的今天”栏目,引起广泛反响。面向经开区各级机关、学校、企事业发放《泰达记忆》书籍2000册,广受各界好评,已成为新入职员工区情区史教育,传承泰达精神培训教材。

五、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加强

1.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制定《经开区档案馆、泰达图书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和《经开区档案馆、泰达图书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计划》。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参加主题教育读书班,重点围绕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谈体会与收获,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和滨海新区、经开区及档案、图书、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谈工作打算。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 “泰达图书馆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实践”“经开区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及“经开区智慧图书馆建设”3个调研报告。针对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认真仔细研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2.基层党建工作稳步实施。召开2022年组织生活会,对照查摆问题,撰写组织生活会报告,形成整改措施,使出出汗、红红脸成为常态。落实从严治党工作各项部署,制定馆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两个清单”,对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职责分工,推动责任落实。精心组织实施三会一课,全年召开支委会17次,党员大会5次,党小组会12次。

3.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主题展》,参加“践行二十大精神、让党旗在园区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赴北区现场服务企业以及组织美克公司员工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优化营商环境做贡献。

一年来,在党支部和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馆上下履职尽责、凝心聚力,圆满完成《档案(图书)馆2023年度考核指标清单》任务。一是继续“讲好泰达故事,传承泰达精神”,举办区情区史教育展,全年接待参观41场,参观来宾1026人次,社会反响强烈。锚定“于响”片区“滨城”城市客厅全新定位,美丽滨城会客厅、滨海新区现代产业展示交流中心全年接待参观1092场,参观来宾24323人次。二是开展管委会各部门档案指导服务24次,对企业档案、在建项目工程档案等开展指导服务12次,开展档案人员集中培训10次,符合进馆标准的全宗单位档案(含电子档案)接收率100%;完成各类档案查询7017卷/11669件,开展档案库房全面安全检查12次。三是编纂出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23)》,制作完成已出版志书和年鉴电子书6部。四是完成15个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开展线上线下信息素养培训22次,开展参考咨询服务超过5000条。五是全年入藏中文图书超过1.68万册,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指导活动478场/次,7.2万余人次参与。

六、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经开区档案馆、泰达图书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图书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经开区党委和管委会决策部署,坚持从严治党,聚焦经开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提升档案、方志、图书、情报工作效能。

1.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深化“五好党支部”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履行管党治党工作中馆领导班子主体责任。

2.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廉洁警视教育,依托“书香机关”建设阶段性成果,持续培育清廉文化,推出更多政治站位高、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的活动,发挥公共文化传播优势,创新文化宣传载体,注重清廉文化建设实效,营造“书香育廉”良好氛围。

3.加大图书馆分馆工作力度,积极拓展园区、企业分馆,满足企业员工等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

4.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聚焦社会经济文化热点,高质量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指导。

5.巩固高端决策参考服务优势。对“泰达视野”“信息摘编”继续深耕,策划2024年“科技文献服务季”“创新动力源达人赛”活动,加强“信息素养公开课”等品牌服务,让科技文献信息服务走进更多园区企业。

6.认真落实全市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进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项目,高质量完成档案馆信创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电子文件形成、发送、接收、检索、归档全生命周期管理。启动申报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工作。

7.持续开展为企业“送法规、送资源、送服务”活动。延伸园区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企业提供“专业+贴心”服务。

8.落实经开区保密工作会议精神和滨海新区档案局档案检查要求,建立保密档案室、购置档案保密设备,健全档案保密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

9.迎接经开区建区40周年,筹划区情区史宣传活动。区情区史教育展厅引入语音导览系统实现自助讲解。配合建区40周年,升级展厅展陈,更新展览内容,扩大宣传范围,形成讲好泰达故事,弘扬泰达精神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