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工作总结 2005年,泰达图书馆档案馆在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社发局等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文化强区、构建和谐社会事业中,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目标,加强自身业务建设和团队建设,努力塑造两馆服务形象,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两馆作为开发区文化阵地的重要作用,并取得初步社会效益。 一、抓培训,炼队伍,积极开展馆员思想作风建设活动 围绕“依科学严谨的管理,内树正气;依热情周到的服务,外树形象”的近期目标,以科学发展年为主题,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普及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系列活动。组织观看了《张立昌同志在天津市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电教片及《叶迪生同志一堂生动的党课》、革命英雄故事影片《张思徳》等;还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开发区20 年建设成就展览,了解开发区的建设史;参观天津市女子监狱,听劳教人员现身说法;参观革命根据地西柏坡,重温党的誓言;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及吉鸿昌烈士爱国主义专题报告会;开展了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活动,收到显著效果。这些活动的开展,为两馆的政治思想教育注入了灵魂。通过不断学习,使大家认识到,两馆作为开发区重要文化阵地的地位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在馆内开展的谏言献策征文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进一步形成我馆民主的决策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在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馆员工都给予极大的热情和关注,达到了“两促进,两不误”。特别是工委管委会领导在两馆工作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明确了两馆的发展方向,使每位员工认识到所肩负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大家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全馆员工逐步树立了“讲服务、讲团结、讲奉献”的工作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已初步形成。 二、抓管理,树正气,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005年,两馆在整章建制,强化内部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馆领导班子结合两馆业务部门多、人员相对年轻、各种规章制度不很健全等特点,补充和完善了主要的行政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业务制度的建设,依靠制度,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支委会、馆务会、馆长办公会的重要作用,从基础工作入手,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使两馆工作逐步步入良性循环。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部门内部的沟通,培养团队意识,消除不利于工作的各种消极因素,增强每位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努力营造宽严适度的工作环境,创造团结、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要求每位员工“脚踏实地做事,真诚坦荡做人”,善待同事,善待事业。强调办事程序,强调团结合作,强调互相补台,共同创造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与此同时,注重外部环境的沟通与培育。拟写了我馆对外宣传策划方案;争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特别是工委、管委会有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建立了与物业部门、志愿者协会等单位的协作机制。我馆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已明显改善。 一年来,馆领导班子一直把两馆的安全、节能、环保、馆容馆貌等工作同业务建设、对外服务、员工安全教育、应急处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平安泰达、和谐社会的主题,常抓不懈,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三、抓业务,定规划,科学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1、根据开发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需求和工委、管委会对我馆发展的定位,制定了两馆未来10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坚定不移地坚持两馆合一的办馆模式;坚定不移地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定不移地探索经营事业的新途径。 2、两馆资源建设稳步发展。全年共采购中外文图书、报纸、电子图书等总计49471册,馆藏累计超过25万册。中西文数据库累计达到29个。加强了对接收进馆档案质量的管理,全年共接收文书档案10387卷,寄存档案累计达到292893卷,对重大活动档案的跟踪拍摄、编辑、收集及整理工作取得成效。建设工程档案归档率达到100%。全年完成报建工程269个,工程预验收93个,正式验收并接收进馆的工程106个计4429卷档案,城建档案馆藏总计达18422卷。 3、数字图书馆档案馆的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开发区电子文件处理中心与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于2005年12月通过国家档案局的成果验收,并得到国家档案局评审组的高度评价。两馆网页整合工作进展顺利,硬件平台整合已列入下一步规划当中。 4、理顺了区内档案管理体制,业务指导工作成效显著。依照政事分设的体制改革要求,明确了档案执法主体,规范了我区档案局、档案馆职能与分工。为推动我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拟写了《开发区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完善和优化业务规范,制定了电子档案整理细则,并组织工委、管委会各职能部门的档案人员进行档案应用系统技能培训,为在全区推广应用文档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加强档案达标、复查、基础业务建设、管理软件调整等业务指导,并对重点单位进行了现场业务督导。档案编研工作成果丰硕,完成了《开发区1999年—2003年重要文件汇编》;参加了市档案馆《走向世界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新型建筑社区》、《天津名胜景观》及“腾飞的滨海”的编研工作。基于多方面业务工作成绩,档案馆被天津市档案局评为“2004-2005年度天津市档案工作标兵单位”。 5、强化“紧贴经济、紧贴社会、紧贴用户”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多层次服务。在社会服务方面: 为深化服务领域,举办了泰达图书馆第一届读书节活动,社会反响良好。并深入政府、企业、学校及社区进行广泛的读者需求调研,为信息资源的购置及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建立了社区图书流动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人读书教育活动。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文化景观和建筑,全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客人约5000人次。在档案利用方面: 积极开发馆藏档案信息、强化档案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档案查阅服务方式灵活多样、并举办了面向社会的珍藏档案展览,丰富了服务内容,方便了用户使用。全年共接待档案查询2800余人次,计3400多卷(件)。在文献借阅服务方面:全年共办证5700多个,阅览63万余人次,视听室及电影放映接待读者4200余人次。阅览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6%,图书外借人、册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分别增长了34%和39%,数据说明我馆接待读者人数及外借人、册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信息服务方面:推送信息近20000条;为12个课题提供摘要2000余条,全文200余篇;提供代检代查服务信息4270余篇;编辑《决策参考》、《纳米快讯》、《生物医药》等总计1660余条信息;为专利跟踪用户提供12000余篇专利文摘;推荐新书300 余本。 回顾2005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距工委、管委会的要求,特别是区域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全馆员工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正确认识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开发区和滨海新区的大发展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一年的事业中,去创造泰达图书馆档案馆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