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各局、处、室及直属单位,泰达控股公司总经办:
为进一步强化我区档案业务工作,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新思路,使之更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现将《天津开发区二〇〇四年档案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抄送:工委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工会,团工委,公安局,检察院,
法院,国税局,地税局 |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2004年2月24日印制 |
天津开发区2004年档案工作要点
2004年,是天津开发区建区20周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开发区档案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二〇〇四年天津市档案工作意见》和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三步走”战略,坚持依法治档,创新服务机制,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努力做到信息化建设出成果,档案管理模式出经验,人的发展高素质,实现档案工作新跨越。
一、继续加大业务监督、执法检查与教育培训力度。
(一)配合档案信息化建设,对区内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做好调研与分析,探讨基层档案室在新形势下的职能转换,强化基层档案室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拓展档案信息服务领域,适应开发区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
(二)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年内完成10家单位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任务。对本行政区域内非国有档案管理依法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加强档案人员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搞好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专题讲座,培养档案工作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需要。进一步了解档案信息化工作流程与应用系统的工作方式。做好上岗培训换证工作。
(四)积极做好档案法规宣传,配合《天津市非国家所有档案管理规定》等新法规的出台,搞好档案法规的学习宣传,组织参观档案馆“历史与回顾”的展览;同时利用档案馆网站上的法制园地栏目,对公众进行宣传。
二、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5号令、开发区管委会62号令,全面加强全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加大对天津市人民政府5号令《天津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开发区管委会62号令《天津开发区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宣传力度。继续保持开发区科学、高效的城建档案管理模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依法做好全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把握西区规划建设的时机,主动为西区规划建设服务,建立有针对性的工程档案管理服务措施。
(二)加强与建发局、泰达控股公司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全区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全程服务工作,充分体现“零障碍”服务,共同做好开发区2003—2004年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服务和监管。本着“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原则,发放《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服务手册》、热线电话、网上咨询等,积极做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全程服务工作。组织“CAD电子文件归档标准及绘图软件讲座”等有关培训,推进重点工程CAD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为实现竣工图电子文件归档及开发区GIS系统的建立打好基础。
(三)继续贯彻执行国家标准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强化开发区建设工程档案的预登记和预验收工作。为了规范建设工程竣工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组织规划建设有关单位部门进行“建设工程文件整理归档”的培训。
(四)积极开发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为开发区20年大庆区容区貌更新改造、泰达电视台数字光纤改造等项目提供城建档案查询。
三、积极探索档案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档案管理职能,总结新经验。
(一)加快档案的接收进程,拟定馆藏档案规划,根据档案所有权的归属,创建新的档案接收、寄存管理模式。接收开发区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档案进馆,对开发区档案进行宏观控制。将50家单位98年前档案接收进馆。根据天津市即将出台的《天津市档案馆接收档案规范》,对无故不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单位、撤并后档案流向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不按照《天津市加强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意见》规定,收集、保管、移交档案的单位开展专项档案执法检查。对在执法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及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在保证档案接收齐全的同时,对档案接收的质量要认真鉴定,做好接收前的预验和接收环节的程序化。
要以物质奖励的方式进行征集,每一阶段聘请相关专家来评定,对于被评定者根据其档案价值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征集对象为名企业档案、名建筑档案、名人档案、名产品档案。
(二)推行档案的寄存服务工作,出台《开发区档案寄存管理暂行办法》。凡属于非法定移交范围的企业档案(如企业人事档案、财务、设备、技术、管理等)及档案所有权属于原机关单位的专业档案(如税务档案、人事档案、工商档案、科技档案)均可在档案馆寄存托管,档案馆将为寄存者有偿提供代整理编目、档案消毒杀虫、档案复制、修复、缩微、光盘刻录等服务项目。
(三)拓宽服务领域,注重服务效果,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档案和现行文件的作用,与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有关档案和现行文件的展览,使社区居民能够更直观接触和了解档案,丰富社区档案的门类,通过社区档案为居民服务,使居民亲身感受到档案带来的实惠和方便。
继续完善已公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的工作,做好现行文件的收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方便公众阅览利用。
(四)以档案学研究会为桥梁,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发展会员。举办第二届档案论文大赛。选择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通过研讨会、网络、观摩、交流、讲座等方式,推动开发区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根据即将出台的《天津市企业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开发区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服务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对企业档案服务工作,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四、积极推动电子文件处理中心的建设,使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全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一)针对目前全区电子文件管理的现状,根据国际国内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符合开发区特点的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标准草案,并在全区讨论和试行。
(二)研制开发面向全区机关单位的文档一体化档案信息管理软件系统,通过软硬件手段加强各单位电子文件的收集、鉴定、整理、归档、利用,避免电子文件的流失。系统开发完成后组织在机关范围内进行测试和试运行。
(三)在机关推行OA的同时,积极参与配合文档一体化的开发完善工作,使电子文件管理科学规范化,使之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需要。
(四)为配合全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各单位年内加强档案的全文信息扫描录入工作。档案馆在探索档案信息化的同时,积极做好非电子档案的数字化,全年录入文件级条目30,000条、纸质档案的扫描111,000张、音频视频档案的采集压缩转换等。
(五)以网站建设为核心,推动开发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最大程度地提供开放档案的网上利用,加强网上办公功能,提供多种形式的档案服务。
五、积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为开发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招商引资工作服务。
(一)积极参与开发区重大活动的跟踪拍摄、编辑、整理等工作,重点抓好专题制作。
(二)编辑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天津开发区视察情况汇编。
(三)撰写天津开发区大事记。
(四)外国领导人及重要人物到开发区视察情况汇编。
(五)开发区工作报告汇编。
(六)配合市局做好《天津市城市异域风貌图片展览》、《天津名胜景观》等系列丛书的出版、《天津市建设旅游线的实施意见》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