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民生课堂举办甲骨文与书法艺术讲座

发布时间: 2018-11-06    

10月28日,泰达民生课堂邀请南开大学朱彦民教授在我馆报告厅举办“穿越千年之恋----当甲骨文遇见书法”艺术讲座,近百名热心读者聆听。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荟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而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殷商时期,出现了一种因形生意的镂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字体——甲骨文,也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最系统、最集中的文字。

讲座中,朱教授深入浅出的向读者介绍了甲骨文的起源、文化功能和艺术特质等内容,向在场听众展示了近现代以来以甲骨文为表现对象的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入印的创作成就,并通过现场互动向读者签名赠书。

伴随着现场热烈的掌声,朱教授结束了自己的分享。参加此次讲座的读者纷纷表示,通过讲座进一步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拓宽了眼界,并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字独具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文化内涵。

朱彦民(1964—),河南浚县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野草诗社副社长,南开大学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南开大学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殷商社会生活史与书法艺术史论。著有《殷墟都城探论》、《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等。(刘博报道)

       
 
  Copyright(c) 2006 TEDA Library & Archives. All right reserved Contact Webmas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泰达图书馆档案馆 版权所有